三秦游文化 > 宝鸡市民间文化
陕西宝鸡道教的神仙窟宅与神话传说探源(1)
2017-4-27 8:25:37  三秦游  编辑:秦人

     宝鸡地区在公元前50世纪左右,已经是原始社会村落密集地区,现已探明的宝鸡史前遗址就多达700多处。而且道教的教事活动莫过于山,因为山是天与地之间的过渡,也是道教神仙降临凡间的最佳居处。

    较能反映史前宝鸡社会面貌的是北首岭遗址。北首岭遗址北依陵原,南临川道,是7000多年前先民们劳动、生息的场所,是宝鸡地区目前已发掘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典型。其范围南北长约300米,东西宽约200米,面积约6万平方米。遗址东西隔金陵河,台地高出水面30米,宜于农牧,是适宜人类生息的天然场所。宝鸡地区是世界上最早种粟的地方之一。生产工具有石斧、石锄、石铲、磨石等,而且治陶技术也比较发达,制作的陶器种类齐全,十分精彩。如在一个陶壶上,勾画着一只机警的水鸟,有力地叼住一条大尾巴鱼,大鱼痛而回首挣扎,水鸟展翅紧叼不放,画面引人,妙趣横生。可以想象史前的北首岭一带曾经是茂密的森林和翠绿的草原,先民们成群结伙地用磨制的石器开垦种植、猎取野兽,以顽强的毅力与大自然抗争,神态该是多么严峻和快乐!
    天台山 是秦岭山系,距今宝鸡市区约30公里,面积120平方公里。主峰莲花山,海拔2198米。天台山历史悠久,文化底蕴深厚。旧《宝鸡县志》载:“诸山环绕,岗阜突出,形似莲台”,山涧有洞,洞旁有灵泉,且相传天台山乃我国古代三皇之一炎帝采尝百草而中毒遇难之处。优美的自然景色、独特的地理面貌、众多的文物古迹和丰富的传说故事汇集成了绝妙的人文景观,使此山更具有了名气、灵气,集古、奇、雄、秀、险、幽为一体。天台山口有个烧香台,相传是黄帝求救炎帝而焚香表达心意的地方。
    天台山第二大景观叫“风透玄关”,也是宝鸡八景之一。玄关位于伯阳山,石崖突兀,巍峨挺拔。传说当年老子在华山潜心修炼,混元老祖感其心诚,就指点他说,华山的确好,但在此修炼者太多了,难以清静,天台山是修行的好去处。老子听了此话,就骑着青牛西行,被宝鸡天台山的山高水绿景色所迷住,居住于此。由于有玄关挡道,老子便让青牛以角拱石,穿石为洞。洞高2米半,宽2米,山风穿洞而过。从此,留下了“风透玄关”的自然美景和“老子骑牛过玄关”的道教动人故事。现在这里有一个天然、人工合成的山洞,高4米,宽3米,深3米有余,内供老子像一尊,正襟危坐,神态非常安详。伏羲氏、孙膑、葛洪等也在伯阳山居住过。
    石鼓山位于渭滨区石鼓镇石嘴头村,山上曾有石鼓堡,山东南石鼓寺旧址发掘出的《重修石鼓寺记》碑文载:“昔之石鼓实出于此。”石鼓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刻之一,石鼓文是先秦文学中的瑰丽诗章,也是我国古典书法艺术的珍宝。关于石鼓的年代,多数学者公认为秦时刻石。据我国著名文物考古学家郭沫若研究考证,石鼓文是公元前770年秦襄公送周平王东迁的纪功石刻。由于石鼓文是歌颂秦国君臣游猎活动的,所以又称为“猎碣”。当年的石鼓山肯定山石横卧,林密草深,是游猎的理想场所。周宣王于马啸犬吠、鼓喧角鸣之际,弯弓放箭,其威武显赫令人崇拜,太史籀为作纪功游猎之碣,就在这石鼓山上勒石成鼓,鼓上各刻一组四言古体诗,每四字为一句,每鼓句数不齐,鼓文字体为籀文。郭沫若写有《石鼓文研究》。

    陈仓山又名鸡峰山、宝鸡山、鸡山,位于宝鸡市渭滨区马营镇柘沟村南,距市区10余公里,主峰海拔2014米。据《史记·封禅书》载,秦文公时游猎陈仓山,得一石色如肝,视作珍宝,故称陈宝;又传得石时有声如雷、野鸡皆鸣,又名鸡鸣神。后在山上置宝鸡鸣祠,所以唐时改陈仓为宝鸡。鸡峰山北望吴岳,东接太华,巍峨高耸,直插云霄,远眺似鸡冠,为关中八景之一。还有一种说法,说秦穆公酒醉酣睡,梦见一位仙资丽质的美貌夫人手持天符引他朝拜后说,我是陈宝夫人,居于陈仓山,你能为我立祠永祀,我将使你成就霸业。话音刚落,就闻野鸡飞鸣,秦穆公惊醒,天亮后狩猎于陈仓山,果然猎获一只雌鸡,羽毛光滑如玉,色彩艳丽喜人,还未等他问话,忽然金鸡长鸣一声化作石鸡,随从进言石鸡就是陈宝,穆公顿悟梦中所托,下令修建“宝鸡祠”于陈仓山。山上有棒棰石,高约10余米,直径约5米,呈圆柱形,竖立山头,在苍松翠竹映照下,分外壮观。还有刀劈石,是入山的唯一通道,悬崖石壁上开一石缝,宽不到1米,似刀劈,故名。宝鸡祠前有一突兀岭岗,顶端竖有一铁鞭,相传是鸿钧老祖执法所用的铁教鞭。
    吴山又称“吴岳”、“岳山”,位于宝鸡市陈仓区新街镇。作为古雍州的第一名山,有峻峰十七座,其中镇西峰、大贤峰、灵应峰、会仙峰、望辇峰五峰,形如五朵秀美的芙蓉,玉立为群峰之冠。吴山东西宽9公里,南北长13公里,总面积3340公顷,是座融历史文化与自然景观为一体的名山,在史书中多有记载。如《山海经》说:“吴山之峰,秀出云霄,山顶相捍,望之常有落势,其位西方,故曰西镇。”据考,吴山一带是人类最早活动的地区之一。传说黄帝之师吴权、姜太公的先祖伯夷均诞生在吴山,大岳部族(又叫太岳、西岳、四岳)、吴回部族的兴起和发展也在吴山。在尧舜时期,作为四岳(其它三岳为山东沂山、山西霍山、浙江会稽山)之一,受到舜帝的祭祀。商末周初,太伯、仲雍在吴山建立了“句吴国”。汉代仅汉武帝就来此祭祀达13次之多。隋代正式在吴山建造庙宇,唐天宝八年(749年)封吴山为“成德公”,至德年间(756—758年)封吴山为“天岳王”。此后历代封建帝王登基,均遣官致祭。达官贵人、文人墨客、道士游仙等多有来此奉命祭山、登临览胜、修道养性之举。据文献方志记载,各代描写吴山的诗歌多达200余首、碑碣130余通,素有“小碑林”之称,碑文真、草、隶、篆俱全,回、汉文全有,可惜大多被毁于“文革”期间,现在摩崖上仅留“吴山云峰”、“晴岩飞雨”、“五峰挺秀、二华同高”等石刻。
    太白山古称“太乙山”,位于今宝鸡眉县、太白交界处,为秦岭最高峰,海拔3767米。其胜景久为世人瞩目,《水经注》中写道:“太白山南连武功山,于诸山最为秀杰,冬夏积雪,望之浩然。”“太白积雪六月天”为宝鸡八景之一。其峰危峻兀立,山势峥嵘,以高、险、奇、寒闻名于世。相传太白金星为驱妖降魔,奋力拼杀后力阻妖气南侵,坐化为白如美玉的山峰,故名为太白山。太白山顶峰拔仙台,相传是姜子牙斩将封神之处。台顶有一跑马梁,相传东汉刘秀当年曾在此驯马练骑,因而得名。太白洞中有冰柱,终年不融。相传太白山大爷海畔有一种神鸟,形似飞燕,池内若有片叶小草,“鸟必衔去”,神鸟化为“神鸟童子”。湖畔铁碑文云:“凡军旅经行,不得击鼓鸣钟,鸣之风雨立至。”更给这大爷海笼罩了一层神秘莫测的气氛。
    太白山仙道传说很早。汉初有栎阳(今陕西临潼武屯)人谷春隐于此,后世为其立谷春祠。汉成帝(前32—前7年在位)时,建太白山神祠。唐天宝(742—755年)间,封太白山为神应公,封金星洞为嘉祥公。唐宋时,有众多道士隐于此山,孙思邈就曾在太白山采药行医。历代诗人李白、杜甫、白居易、韩愈、苏轼、梅询等还曾登山赋诗,不少人还与道士交往谈经。宋初封太白山为济民侯、明应公,《云笈七签》列为十一洞天。清乾隆(1736—1795年在位)年间封为灵普润福应王。

    陇山位于秦岭西北端、渭河上游,古称陇坻。《读史方舆纪要》载,陇山“山高而长,北连沙漠”,“关中四塞,此为西面之险”。陇山是炎帝部族活动的重要地区,道教活动遗迹也很多。陇山北距崆峒山仅百余公里,汉武帝等去崆峒山时路经陇山,留下了不少传说故事。陇山有龙门山,又名景福山,海拔1800米,上有凤爪、朝元、定心三峰,有龙门、早阳、黑虎、雷祖、湘祖、八仙等36洞,有黄龙、黑虎、青龙、青石、莲花等24潭。龙门山古名灵仙岩,相传尹喜曾隐居于此,因汉代娄景称此山为洞天福地,故改名叫景福山。孙思邈曾避诏此山的太玄洞;丘处机在此处隐修7年开创了全真道龙门派。
    关山草原位于陇县关山乡,海拔2000米,总面积12万公顷。历史上是守疆卫土的军事要隘和东进西出的重要通道。自秦代开辟“回中道”、“陇关道”后,秦始皇、汉武帝、唐太宗西巡,外交使团往来,商贾邮驿进出,乃至唐代高僧西天取经,均经此道越关山而行。闻名中外的古丝绸之路也是过关山而去。著名的《木兰诗》中说:“万里赴戎机,关山度若飞。”很多学者认为,该诗中的“关山”即指此地。关山山脉有大岭山、南光山、牛心山等众多支脉,自西向东排列着咸宜川、蒲峪川、梁甫川、梨林川等四条大川。丰美的草原、丰富的山珍、众多的珍禽异兽,使这座崇山峻岭生机盎然、仙气腾天。
    紫柏山位于素有“秦蜀咽喉、汉北锁钥”之称的凤县南部,海拔2538米,总面积82平方公里,乃名山之一。该山气候湿润宜人,峰崖峻岭竞秀,岩洞泉溪交织,动植物珍奇荟萃,民俗风情独特,引得古往今来许多仙道于此游历修行。紫柏山因山上遍生紫柏而得名。其山体自北向南,逶迤绵延、高仰前首、后弛巨尾,势如腾飞之巨龙,故又称“龙如山”。山内溶洞广布,且位置险峻,幽深莫测,有龙宫洞、燕子洞、狮子洞等等,风韵无限,色彩神秘,为历代人们提供了探险、求知、修身的绝佳境地。著名的“蜀道”连云栈道绕山而行;诸葛亮五次率军北伐中,曾有四次从此山经过;汉初张良辅佐刘邦取得帝位,隐居于紫柏山下,即今留坝县之张良庙。这里还留有古时石碑和摩崖石刻,以及传说的陈仓墓(即为韩信指路,反被韩信所杀的樵夫之墓)。

[1] [2]  下一页


作者:宋婉琴
点击查看pc网页

相关链接:

三秦游QQ群:
三秦游群①:3532197 (三秦文化综合群)
三秦游群②:24288209 (旅游活动群)
三秦游群③:81817349 (车友、自驾活动群)
三秦游群④:70760386 (年票专属群)
三秦游群⑤:146721821 (旅游咨询群)
三秦游群⑥:182616561 (旅行社合作群)
三秦游群⑦:93966174 (陕西特产供应商合作群)
三秦游群⑧:146722047 (投稿群)
三秦游群⑨:134982308 (摄影作品分享群)

微博互动平台:
新浪:http://e.weibo.com/sanqinyou
腾讯:http://t.qq.com/sanqinyou

        关注“三秦游”微信号: sanqinyou 用微信,添加朋友,或扫一扫,以下二维码:

长按二维码关注“三秦游”!